中等收入家庭標準已“出爐”,達標的有上億戶,你在其中嗎?
2021-4-8 17:46:28 點擊: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各方面和以前相比都有了不小的變化,其中經濟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在之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并不是很突出,人們的收入水平也不是很高,能夠成為人們口中的“萬元戶”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但是現在,人們的收入水平相比之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再也不用為吃不飽、穿不暖而擔憂。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也在與日俱增。
發展到現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2020年的時候,我國的經濟總量還首次突破百萬億大關,人均GDP也維持在了1萬美元。由此就能看出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多么的迅速。
在對2021年的經濟預測中,相關部門表示經濟增速將達到6%左右。因為各個地區的發展存在差異性,所以它們取得的GDP也有高有低。一般來講,經濟發展比較突出的城市,當地員工所取得的工資也會更高一些。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員工工資月入過萬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占比約為27%。相比以前那個月收入十幾元的年代,現在的收入是當時的人們想都不敢想的。
大城市的員工工資能達到上萬元,一些小城市員工的工資可能只有3000元左右;诖,就有不少人對我國居民的財富情況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在當今社會下,一個家庭能夠達到高等收入標準的的可以少之又少,只有那些富豪才能不為消費而發愁。對于大多數人來講,他們比較在乎的是自己的資金能不能達到中等收入家庭的標準。那一個家庭有多少錢,才能算得上中等收入家庭呢?
中等收入家庭的標準
在此前的一個報告中,就有專家指出了我國現在中等收入家庭的標準,為年收入在10萬-50萬之間。近些年來,我國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人數在逐年增加,目前人數在4億左右。但能夠達到這一標準的多為城市居民,大多農村居民還不能夠達到中等收入標準。
針對這個問題,就有不少專家指出,將農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到中等收入水平,減少城鄉收入差距,是拉近我國與發達國家距離的一個關鍵問題。為了減少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我國也是想了不少辦法,F在雖然城市和農村之間之間的收入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在這個差距實在不斷縮減的。
就像從2016年到2019年,我國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向上增長了6.5%左右,在2019年的時候,我國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的金額與農村居民收入可支配金額的比為2.64,和2015年相比有了不小的縮減。并且現在家庭收入能夠達到中等收入標準的已經超過了上億戶,以上規模也在不斷地增加。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10年的時候,能夠達到中等收入的人數為1億左右,但是到了2019年,這個人數就已經超過了4億,達到中等收入家庭的也超過了上億戶。從以上數據進行分析,我國的經濟以及人們的收入水平都是在不斷上升的。
眾所周知,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馬車”之一,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在2019年社會消費品的零售總額達到了41.2萬億元。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前段時間,相關部門人員表示,爭取在15年的時間內,就讓我國達到中等收入標準的人數翻倍,也就是由4億人變為8億人。到那個時候,人們的消費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經濟也會再上一個臺階。
中等收入家庭標準再提在調整
因為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國的中等收入家庭的標準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發生改變。對于中等收入家庭調整的標準并沒有什么確切的標準,前段時間,這一標準就被再次調整。
此次調整是以2018年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的50%以上和200%以下作為界限的。調整后的金額變為了17.1萬-68.4萬之間。只要家庭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標準,就能夠成為中等收入家庭,在這個家庭內的成員都可以算為中等收入群體。
在這個標準更新后,我國中東部地區達到的人數是最多的,40%左右的家庭都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東北地區的占比最低,為17%左右。
在社會的發展下,我們能夠從事的工作崗位會越來越多,收入也會逐年提高,那些還沒有步入中等收入家庭的人,相信經過努力,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成為中等收入群體的一員。不知道你現在是否已經達到中等收入家庭標準了呢?
- 上一篇: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6% 中國將增長8.4% 2021/4/8
- 下一篇:熱烈慶祝我公司官網成功登陸韓國naver搜索引擎 2016/3/23